数学无处不在作文

时间:2022-10-28 12:51

  欢迎您的到来!阅读作文的时间到了,多多阅读好作文,拓宽自己的写作思路,提升自己的写作技巧,在写作文的时候就能应对自如!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数学无处不在作文(7篇),让我们一起学习提升吧!

  数学无处不在作文 篇1

  数学,是我们的主课,生活中数学无处不在,我们离不开数学,我们的生活更离不开数学!它让我们的生活更加有趣。有一次,我刚写完数学作业,妈妈就端来一盘儿水蜜桃,我刚要吃,妈妈问我:“子涵,你们是不是学了长方体、正方体的体积啊?”“嗯,对呀!”我点了点头。“那你算一算这个水蜜桃的体积,好吗?”我满口答应。妈妈刚走,我就“开工”了,又是量宽,又是量高吭哧吭哧地忙活了半天,量不出结果。后来一观察水蜜桃,啊?原来是不规则物体。唉,害得我忙活了半天!我苦思冥想,可还是没有想出来。妈妈笑盈盈地走过来,递给我一杯水。我看着杯子想到,玻璃杯?水?哦,我想到了!我一拍桌子,把妈妈吓了一跳。于是我拿来草稿纸,给妈妈边画边讲,“首先要有一个正方体或长方体的玻璃杯,然后算出底面积,倒入水,量出水的高度,再放入水蜜桃,用现在水的高度减去原来水的高度就等于升高的水的高度,最后用底面积乘升高的水的高度就等于水蜜桃的体积!”妈妈直夸我聪明!

  它还可以训练我们的思维。一次,妈妈刚干完手里的活儿,我就问妈妈这道题怎么做?这是一道思维题:哥哥和弟弟三年后的年龄之和是27岁,弟弟的年龄是哥哥的一半,请问今年哥哥的年龄是多少?我算出的答案哥哥的年龄是18岁,原以为会对,但作业本上却吃了个红叉叉!妈妈首先让我讲自己的思路,“哥哥和弟弟之间的年龄之和是27岁,弟弟年龄又是哥哥的一半,那么3个弟弟的年龄之和就是27岁,弟弟今年就是273=9(岁),哥哥就是18岁啊!”“那题目上说的是3年之后的年龄之和啊”,妈妈说。我接着说自己的理由:“他们的年龄之和是不变的啊!”“两个人的年龄差距不变,可是年龄之和是不是会变呀,就像你和妈妈,三年后你大了三岁,妈妈是不是也大了三岁呀,我们两个加起来是不是大了?”妈妈耐心的讲到。“对呀,三年后,哥哥和弟弟的年龄之和增加了6岁,今年他们的年龄之和就是276=21岁,那么哥哥今年就是14岁呀!”我终于算出了正确答案。 (旺旺作文网 Www.wwzw.Net)

  它在我们的生活无处不在。有一次,我和妈妈去游泳馆游泳,妈妈看到游泳池内贴的瓷片后便想考我:“子涵,你能不能算出水池内贴瓷片的面积?”“这还不简单!用(长×宽+长×高+宽×高)×2不就行了”,我不假思索地说。妈妈哈哈大笑:“游泳池上面也贴瓷片?”我连忙改正,“是用长×宽+长×高×2+宽×高×2”。妈妈才会心一笑。

  你瞧,数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,数学无处不在!让我们热爱数学,学好数学吧!

  数学无处不在作文 篇2

  大千世界,天上人间,无处不有数学的贡献。

  当婴儿哇哇落地降临人世的第一天,医生就要检测一下他的各项健康指标,例如:量量身体的长度,称称体重等等,这些都与数和量有关,人来到这个世界时,就已经接触到了数学——数学伴你成长。

  随着年年龄的增长,我们接触到的数学知识也越来越多了,但乐趣却不会减少,你会在父母老师的帮助下,认识到一串有趣的数字0、1、2、3、4、5、6、7、8、9……认识到奇幻无穷的图形三角形、长方形、正方形、圆形、六边形、八边形……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哩!这些都与数、数的运算、数的比较、图形的大小、图形的形状和图形的位置有关。

  到了少年、青年、老年都还在和数学打交道呢!

  什么是数学?

  研究数量结构变化以及空间模型等概念的一门科学。透过抽象化和逻辑推理的使用,由计数、计算、量度和对物体形状及运动的观察中产生。数学的基本要素是:逻辑和直观、分析和推理、共性和个性。

  到底什么是数学呢?

  符号说:数学是一种高级语言,是符号的世界。

  科学说:数学是最精密的科学“数学是科学的皇后”

  ……

  学习在于应用,我们要将我们所学知识运用的实际生活中,为朋友为家人为国家为社会为人类做出贡献,这才是我们学习数学的原因!

  自然界中数学不胜枚举,如营造的蜂房,它就是几何中的六边形。如装东西的盒子,有些是四边形,有些是心形,还有一些是……

  人类从蛮荒时代的结绳计数,到如今利用高科技电子设备来指挥飞船在宇宙中遨游。无时无刻都受着数学的恩惠和影响,高耸入云的建筑物、高超的钻井技术等,都是与数学智慧的结晶啊!

 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,成本、利润投入、产出、贷款、效益、股份、市场预测、风险评估、股票于债卷……几乎每天都会碰到,而这些经济活动无一能离开数学。

  华罗庚曾经说过:“聪明在于积累,天才在与积累。”我们一定要好好学习数学!

  数学其实并不神秘,不是只有天才才能学好数学,只要通过努力,人人都可以学好数学。

  数学无处不在作文 篇3

  星期天的早晨,带着小熊比比来到了热闹的商场,一进商场,它们就听到了山羊大声喊:“瞧一瞧,看一看,免费转盘,免费转了!”比比一听,激动的拉着往那里跑,想要一看究竟。

  比比刚来到奖品区,就被一个大大的转盘吸引住了,那上面有红的、黄的、蓝的三种颜色,其中红色三等奖较多,黄色二等奖较少,蓝色一等奖却只有一个。

  这时山羊爷爷又大声喊到:“快来转,看看大奖究竟花落谁家?花花小姐,您先来!”只见花花小姐走着猫步,脸上充满微笑。她伸出手来使劲一转,啊,停在了三等奖上。“恭喜拿到手机链一个!下一个!克克男士!”只见克克男士三步并作两步地奔向转盘,手一伸,使劲一转!指针也指向了三等奖。“下一位,比比!”他冷静地走向那里,一转,还是三等奖!这个场面让爱思考的比比陷入了深思:为什么力气不同的三个人都抽到了三等奖呢?比比再次看了看转盘,发现三等奖较多,而二等奖和一等奖少之又少,所以抽中三等奖的机会就多了。这不就是我们所学的可能性吗!他立马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妈妈,妈妈夸他真是个有心人。

  看来,数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,我一定要学好数学!

  数学无处不在作文 篇4

  数学无处不在,超市里、餐厅里、家里、学校里到处都有它的身影。我也有几次在生活中运用数学知识的亲身经历,我挑其中的一件来说说吧。

  今年过春节时,超市里所有的东西都打折,但折数都各不相同。我和妈妈大手牵小手,漫无目的地在超市里逛来逛去。就在这时,我一眼就看中了一个旺旺大礼包,拉着妈妈的手非要买下来。妈妈看了看价钱,原价35元,现打八折,再看看净含量,是628克。妈妈说:“达静娴,你要你把打八折的后价钱算出来,妈妈就给你买下来。”我一听,很高兴,但过了一会儿就开始犯愁了:八折怎么算呢?再仔细一想,数学老师好像在三年级的时候讲过折数,几折就是乘零点几,那八折就是乘零点八喽!但0。8又怎么算呢?老师没教过小数的计算啊,我绞尽脑汁,冥思苦想了一会儿,忽然恍然大悟:8是0。8的10倍,可以先用35*8=280(元),再用280/10=28元,不就是打折之后的价钱吗?我赶紧把答案告诉了妈妈,妈妈笑着说:“我看前面还有大礼包,我们去看看哪个更便宜再买哪一个吧!”我点了点头。前面的旺旺大礼包原件40元,现在也打八折,净含量是650克。我用刚才的方法又算了一遍:40*8=320(元),320/10=32(元)。再和之前的进行比较,第一种35-28=7(元)第二种40-32=8(元),明显第二种便宜的多。我马上告诉了妈妈,妈妈摸摸我的头说:“你再好好算算。”我又想到了它们净含量只相差了22克,价格却相差了4元。这样想,肯定是第一种便宜啊。我再次向妈妈汇报了答案,妈妈笑着说,既然你算出来了,那我们就买第一种。我开心极了。

  数学在生活中无处不有,只要你仔细观察,合理运用,就可以帮我们解决很多问题。

  数学无处不在作文 篇5

  你能发现生活中的数学吗?其实生活中有许多数学,比如重量,还有百分率,这些在生活中都很常见,连人民币中都藏有数学呢!

  超市是我们经常去的地方,每当付钱时收银员阿姨找钱时,我们都可以看见许多被收得整整齐齐的人民币,有1角、5角、1元、2元、5元、10元、50元和100元,看到这么多面值的人民币时,一个问题就会悄悄地浮现在脑海中:为什么要有这么多种面值的人民币?怀着这样的疑问,我久久不能入睡,干脆起来把这个问题研究透彻,经过彻夜的思考,我明白了其中的原因:因为5个1角=5角,如果没有5角,那么你买东西时1角的就要找很多,很不方便,而有了5角,就可以5角5角地找,如果不满5角再用1角。而5个1元等于5元,也就像1角和5角一样,这样设计会方便很多,整十数也是一样。可是,为什么不设计30元、40元这些整十元的钱呢?因为1个20元加上一个10元就等于30元,其它的面值也可以自由组成,如果设计了很多,反而会更麻烦。

  生活中的数学不仅现代有,古代也有呢!曹冲称象的故事大家都听过,把大象的重量用与其重量相等的石头来代替,这也是数学。

  事实证明,数学其实无处不在,只要生活中大家观察,多思考,多请教,就一定能发现许多有趣的数学。

  数学无处不在作文 篇6

  数学无处不在。生活中有,故事中也有。而且这些数学往往都会有着一个数学原理、规律或逻辑。古今中外,每个数学家都是在生活中通过一次发现,实验从而有了灵感。然后便刻苦钻研从而发现数学原理成为数学家。

  例如祖冲之。他从小就阅读了许多天文、数学方面的书籍,勤奋好学,刻苦实践,终于使他成为我国古代杰出的数学家、天文学家。祖冲之在数学上的杰出成就,是关于圆周率的计算。秦汉以前,人们以"径一周三"做为圆周率,这就是"古率”。后来发现古率误差太大,圆周率应是"圆径一而周三有余",不过究竟余多少,意见不一。直到三国时期,刘徽提出了计算圆周率的科学方法--"割圆术",用圆内接正多边形的周长来逼近圆周长。刘徽计算到圆内接96边形,求得π=3.14,并指出,内接正多边形的边数越多,所求得的π值越精确。祖冲之在前人成就的基础上,经过刻苦钻研,反复演算,求出π在3.1415926与3.1415927之间。并得出了π分数形式的近似值,取为约率,取为密率,其中取六位小数是3.141929,它是分子分母在1000以内最接近π值的分数。

  像这样的人还有很多,他们都是从生活中刻苦钻研从而得出数学原理的。今天,我要讲一个小故事。同样,这个故事里也蕴含着一个数学知识呢。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。

  阿凡提运用他的聪明才智为人民行侠仗义,无情地嘲弄那些残暴而又愚昧无知的封建统治者,那些老爷们对阿凡提恨之入骨。

  一天,国王召阿凡提进宫,煞有介事地对阿凡提说:“阿凡提先生,听说你经常在外面讲我的坏话,这样吧,人们都说你很聪明,我这里有一个问题,你如果能解答出来,我就释你无罪,如果答不出来,那就加重处罚。”原来,国王想用这个办法作借口来报复阿凡提。国王让人拿来了三个盒子,对阿凡提说:“这三个盒子中只有一个盒子里放着我的一粒珍珠。每个盒子上各写着一句话,但只有一句真话,其余都是假话。你给我找出珍珠在哪个盒子里。”阿凡提一看,第一个盒子是红色的,上面写着:“珍珠在这里”;第二个盒子是蓝色的,上面写着:“珍珠不在红盒子里”;第三个盒子是黄色的,上面写着:“珍珠不在这里”。阿凡提看完了盒子上的字,略一沉思,马上就指出了珍珠在哪个盒子里。国王和手下大臣一听,一个个都惊讶得半天说不出话来。国王只好把阿凡提放了。

  聪明的小读者,你能找出珍珠在哪个盒子里吗?

  是这样的。如果珍珠在红盒子中,自然珍珠便不在黄盒子中,那么红盒子上的话和黄盒子上的话都是真话,这与“只有一句是真话”相矛盾,所以这是不可能的。如果珍珠在蓝盒子中,自然珍珠就不在红盒子和黄盒子中,那么蓝盒子和黄盒子上的话也都是真话。因此,这也是不可能的。因为珍珠在三个盒子中的一个盒子里,既然不在红盒子和蓝盒子里,那么一定在黄盒子里。

  这个故事反映出的就是:在现实生活中,任何事情都遵循一个规律,要么是这,要么是那,不可能两者都是,这一规律叫排中律。

  结合上述,证明数学无处不在,只要大家愿意去到生活中、故事中刻苦钻研一番,就能发现数学原理。数学是无止境的。

  数学无处不在作文 篇7

  数学无处不在,只要你细心观察生活,一定会找到隐藏在生活里的数学奥秘。

  今天我就碰到一到非常有趣的数学题,要不要来听听?它还有个非常有趣的名字“消失的一元钱”。这曾经是新西兰学校给学生面试的一道题,正是这道题,当时在新西兰引起了不小的轰动,今天有幸让我遇见了,我一定要好好揣摩一番!废话不多说,让我们来看看题目,题目是这样的:很久以前,有三个人去投宿,一晚上需要付房费30元,三个人每个人拿出10元给老板。当他们走了以后,老板突然记起来:今天优惠,于是拿出5元硬币,让服务生退还给他们,贪心的服务员从中偷偷拿出2元钱,剩下的3元一人一元退还给了他们。这时,问题来了,3个人一共花了(10-1)×3=27(元),加上服务生偷藏的2元,则是29元,那么还有1元去了哪里?

  起初看完这道题,我也和那些曾经参加面试的同学一样,抓耳挠腮,一头雾水,什么也想不出来。直到我又细细品了几遍这道题,才发现其中的蹊跷之处:3个人本应共花25晕啊,可实际却是9×3=27元,这里因为27元里含了服务生藏起来的2元钱。想到这里,我恍然大悟,原来题目中说三个人每人花了9元,是为了迷惑我们的!如果没有这句话,可能就不会有那么多的人再接着原来的思路,27元其实已经加上服务生拿走的2元,所以在计算30元的组成时,不能算服务生的2元,而应该加上退还的3元,则是3×9+3=30(元),所以,30元其实一分不少,一分不多,只是受到题目的迷惑,而是思索的角度出现了问题。

  是啊,考虑题目的角度,又不妨换个角度看待问题呢?我脑中灵光一闪,又想出了另一种解法:老板得到了25元,服务生偷藏了2元,退还给了住宿3人3元,那加起来就是:25+2+3=30元,真的一分不多,一分不少,而且还十分简便!

  所以,数学一直就在我们身边,只要你爱观察、爱思考,一定能发现新的解题思路,有时候换种角度看待问题,会有不一样的收获哦!